報章報道

港中學聯隊以AI研究抗癌肽 可減肺癌化療藥用量 赴法參賽獲3獎

按此閱讀完整報道

浸信會呂明才中學、迦密柏雨中學、九龍真光中學、東華三院伍若瑜夫人紀念中學、旅港開平商會中學及荃灣公立何傳耀紀念中學早前組成聯隊「HK-Joint-School」,參加由麻省理工學院舉辦的「國際遺傳工程機器設計競賽」(iGEM),以人工智能找出有助肺癌治療的抗癌肽,即使減少化療藥物劑量仍可獲得相若治療效果,研究獲得3個獎項,包括最高級別的金獎、全球高中組別「最佳教育推廣」和「最佳模型」的首五名。

聯隊為了驗證人工智能的推測,花了整個暑假在學校進行實驗。九龍真光中學陳曉楠同學說研究必須進行「好多好多好多好多次」以確保一致性及能夠被重複,亦指研究失敗機率高,曾擔心原本可行的抗癌肽會誤被人工智能篩走。聯隊隊員對於能夠獲獎感到十分高興。

研究針對非小細胞肺癌 數學模型助找出理想劑量比例

聯隊的研究運用2024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也曾使用的人工智能「Alpha Fold」預測能夠抑制肺癌細胞活性的抗癌肽,然後以轉基因技術將相關基因導入大腸桿菌之中,從而製作出具有抗癌能力的抗癌肽,透過實驗確認抗癌肽的療效後就將其命名為KAPI(KRAS and PDEδ Inhibitor)。

東華三院伍若瑜夫人紀念中學李芷貽同學指「KAPI」主要針對治療非小細胞肺癌,屬肺癌分支之一。KAPI可以結合化療藥帶出協同效應,有助在相若治療效果的前提下減少所使用的化療藥物劑量,從而減輕化療藥物帶來的副作用。旅港開平商會中學王俊逸同學補充指,化療藥物濃度太高容易出現抗藥性,後期治療效果不彰,而抗癌肽透過不同機制抑制癌細胞生長,減少化療藥物劑量亦可為病人節省醫療費用。

伍若瑜夫人紀念中學的黃億艇老師提到,學生於研究期間會遇上不同困難,而老師的角色就是要穿針引線,為學生找來強而有力的幫手,解決各種問題。


本校學生於本年度文憑試表現卓越,合格率達97%,遠高於全港及本區平均。

本年,全部中六學生繼續升學,近90%學生考獲大學及大專院校入學成績要求,當中獲聯招取錄入讀大學率60%。近年學生考獲的科目包括香港中文大學: 醫學士-內外全科醫學;清華大學: 社會科學學士-國際關係學系;香港科技大學: 理學士-國際科研;香港大學:工學士-生物醫學工程 ;香港中文大學: 理論物理精研 及 香港中文大學: 文學士-英文系等。


升中資訊日及學習成果展 (12月6日舉行)

升中簡介會、英語試讀課程及升中面試預備班可於10月20日 (一) 9:00am開始報名,名額有限,額滿即止,敬請家長和同學留意。

按此報名>>>   升中簡介會升中面試預備班 (已滿額)英語試讀課程 (已滿額)